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龙舟文化工作坊成功举办

张南井玲来源: 阅读:发布时间:2020-09-27

9月26日至27日,2020年中国龙舟争霸赛暨华中科技大学龙舟文化工作坊在湖北宜昌顺利举办。本次工作坊由华中科技大学龙舟文化传承基地、湖北省龙舟协会主办,宜昌市龙舟协会协办,这也是中国龙舟争霸赛与龙舟文化工作坊首次融合,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传播龙舟文化。

中国皮划艇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徐菊生,湖北省龙舟协会主秘书长沈江,江苏省龙舟协会副秘书长、原中国龙舟队主教练缪豫辉,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宜昌龙舟暨漂流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蔡克章,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党委书记、龙舟文化传承基地副主任井玲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行业体协、俱乐部龙舟队伍的教练、运动员代表和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温州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代表80余人参会。

上午八点半工作坊启动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井玲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龙舟文化传承基地课程教学、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六大任务的建设情况,分享了龙舟竞渡塑文化品牌的特色亮点,多措并举育社会英才的成功经验,《乘风破浪》扬民族精神的创新成果。井玲进一步指出,龙舟运动和龙舟文化在校园中的普及与发展,紧紧抓住传统文化育人这一关键环节,培养大学生勇于赶超的进取精神、奋力拼搏的合作精神、荣辱共担的集体精神、追求成功的乐观精神,以及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

启动仪式第二项,湖北省龙舟协会秘书长代表湖北省龙舟协会与华中科技大学龙舟文化传承基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就挂牌设立湖北省龙舟协会教育基地、社会指导、裁判员培养、龙舟训练、赛事交流、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达成共识,以共同推进龙舟运动与龙舟文化建设。

启动仪式第三项,为了进一步推动龙舟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龙舟运动训练与竞赛方法、龙舟文化传播与辐射等领域研究的创新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栾丽霞教授向与会人员发布了华中科技大学龙舟文化传承基地年度基金课题,以期能有效地凝聚各方力量,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

随后,围绕龙舟申奥、科学训练、地域文化三个主题进入工作坊。徐菊生以《中华龙舟进入奥运会的思考与展望》为题,运用SWOT分析法详细阐述了中华龙舟入奥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通过顶层设计、入奥战略,展望了中华龙舟进入奥运会的三个阶段,指出龙舟走出国门,转向世界,转向奥运会谋求更广的发展空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是我国龙舟运动事业由自发上升到自觉。

缪豫辉以《龙舟运动的科学训练模式》为题,从龙舟运动员的选材、龙舟运动训练与教学、龙舟运动的专项训练和辅助训练、龙舟训练的团队配合与程序化参赛四个方面,结合速度、力量、体能、技术、配合的科学训练案例,与在场的教练员、运动员产生共鸣。郑承志以《龙舟千载思屈原》为题,从龙舟仪式的虔诚性、赛事的挑战性、传承的时空性讲述了不同地域、不同赛事的民俗仪式、船只形式、文化传承,介绍了秭归独特的龙舟文化,认识到了龙舟文化的深沉与厚重。

与会人员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对工作坊的主题报告、会议内容、开展形式给予积极评价。省市龙舟协会对本次赛事期间增加工作坊板块、高校共同参与的龙舟文化交流新模式表示赞许,并期待后续的长期合作。

最后,参加工作坊的与会人员观摩了2020年中国龙舟争霸赛的相关赛程。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版权所有